第245章 继续向南扩大战果(2/3)
限转移前就定下的预案,早有准备的郭勋祺第一时间就命令孟浩然带着西岸伪装主力的两个旅放弃阵地移驻六里冲。
狮子搏兔却扑了个空的第三十四师团无暇理会孟浩然部,立即就作为南集团的先锋北上救援,反正身后还有南边霍山的第三十九师团跟进,不用担心后路问题。
第三十九师团也很快就一路无阻地沿着淠河顺利跟进,把身后位置接力留给了自西向东从金寨赶往霍山,再由霍山折而往北的第四十师团。
大别山的北麓制高点上,傅秋涛正严密地监视着倭军南集团三个师团的一举一动。
就在第三十九师团出城北上,第四十师团也撤出金寨的同时,傅秋涛立即就放任第三十九师团不管,亲自指挥着从五纵、七纵抽调来的四个旅进驻金寨县,并尾随第四十师团发起攻击。
五纵、七纵都是组建不到半年的新部队,虽说战士们都在地方独立部队接受过完整的军事训练,不是纯粹的新兵蛋子,但毕竟没经历过实战,战斗力相比另外五个纵队还是有差距的。
而且这两个新纵队都没有配属大口径火炮,严重缺乏打硬仗的硬实力,所以傅秋涛没有直接强攻县城或者当道阻击,而是选择了在出城后追着第四十师团的尾巴咬。
傅秋涛现在是独立师的政委,历史上也是在华野主抓后勤工作,似乎并不以指挥作战而闻名,其实,我军的开国将领里无论是政工口、参谋口还是后勤口的,除了个别专业性实在太强的,几乎全都是能指挥打仗的战将。
何况他还是个开国上将。
原时空的皖南事变中,唯一带领麾下部队成建制突围的就只有傅秋涛,其军事指挥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一出金寨县,第四十师团长天谷直次郎就感觉自己遇到了个难缠的对手,对方根本不理四十师团的先导部队走得有多快,只是一味盯着断后的部队打,而且胃口还不大,每次就打一个大队。
这就很让人难受了。
天谷直次郎难受的原因有两点,首先是现在还没紧急到必须断尾求生的时候,虽说军部和集团指挥部都催得很急,但自己没理由单单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就抛弃部下,总不能为了救人而把自己人搭进去吧。
其次,要是被咬住的只有一个中队或小队的话,狠狠心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