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俘虏到将军从长征到抗美援朝」

第250章 打造军工基础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第250章 打造军工基础(3/3)

能拿来应付一时之需,自力更生才是长久之计,赵骥的目标是在未来的抗美援朝之前,打造出一个至少能为军队提供大部分武器的军工生产体系。

“好”,赵骥继续勉励郭栋才,“我给你的不仅有生产图纸还有设计图纸,仿制定型后你还要注意组织厂里的年轻工程师消化吸收这里面的设计原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多培养些人才出来,为以后建设我们自己的工业体系做准备”。

对于这个时代的中国工科人来说,“自己的工业体系”这句话可谓杀伤力十足,郭栋才听了之后不禁有些眼红湿润,当即连声答好。

为什么像陆达、郭栋才包括后来的钱老等工科人才愿意加入我党,并能在这么艰难的环境中创造出小说里才能出现的奇迹呢?

为什么国党掌握全国政权那么多年却造不出一门身管火炮,工业水平甚至相较于晚清还不进反退呢?

为什么我党在掌握全国政权仅仅三、四年后就已经能大量仿制小到步枪、冲锋枪,大到火炮、卡车等一系列苏式武器装备部队呢?

(我们在抗美援朝的时候就已经能仿制很多苏联武器了,苏联大规模援建工厂是再之后的事情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从俘虏到将军从长征到抗美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