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第83章 朝廷反应,连发三道圣旨!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83章 朝廷反应,连发三道圣旨!(2/3)

匹,激励士气!以求解决此次朝廷之危!

汉灵帝看完此信,对于黄巾起义的危害又加深了一层认识,在此危急时刻也顾不得之前朝廷的这些顽疾,于是坦然采纳了皇甫嵩的建议。解除党锢,实行大赦,鼓励官民捐献武器马匹,选拔有战略才能的军士加入平叛。

不久后,朝廷第二道诏书下达。汉灵帝任命卢植为北中郎将、皇甫嵩为左中郎将以及朱儁为右中郎将,命他们各自统领一军,分作三路对黄巾军发起猛烈的征讨。这三位将军皆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战将,他们麾下的士卒也皆为精锐之师,此番出征可谓是气势如虹。

这三位赫赫有名,赤胆忠心的汉末三位名将分别是:

第一位卢植为北中郎将卢植,字子干,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东汉末年经学家、将领。卢植性格刚毅,有高尚的品德。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等,为郑玄、管宁、华歆的同门师兄。在东汉末年,卢植曾先后担任九江、庐江太守,平定蛮族叛乱。后与马日磾、蔡邕等一起在东观校勘儒学经典书籍,并参与续写《汉记》。因此,对于卢植来说,不仅是学富五车,更具有治理一方的能力。

第二位左中郎将皇甫嵩,皇甫嵩是度辽将军皇甫规的侄子,少有大志,好《诗》《书》,喜弓马。初获举孝廉、茂才,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闻其才而连辟,但不仕,灵帝时入京为征为光禄勋议郎,转北地太守。

第三位朱儁字公伟,会稽郡上虞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朱儁出身寒门,赡养母亲,以好义轻财闻名,受乡里敬重。后被太守徐珪举为孝廉,任兰陵县令,颇有治绩。因功升任交州刺史,率家兵五千大破叛军,平定交州。战后以功封都亭侯,入朝拜官谏议大夫。

不仅如此,为了增强征讨军队的实力,朝廷还广开选才之门。无论是公卿子弟还是普通的吏民百姓,只要具备能征善战之才,皆有机会被选拔入伍,投身到这场波澜壮阔的平叛战争之中。

与此同时,身为十常侍的张让,看见汉灵帝对于士族人员的提拔不断,自己深感力量薄弱,为此,随后张让又对汉灵帝提议道:“冀州乃是黄巾暴乱的重灾区,臣有一人可为陛下分忧”!

汉灵帝一听能够为自己分忧也是欣然问道:“让父所言何人?”张让上前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