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第7章 质库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7章 质库(2/4)

1石稻谷=13~15公斤左右

粱米(优良小米)=石\/400钱左右

黍米(黄米)=石\/300钱左右

大麦=石\/220钱左右

粟米(小米)=石\/220钱左右

谷=石\/220钱左右

豆豉=石\/500钱左右

10斤肉≈1石谷(有记载10斤肉合1石谷的价格)

醇酒=斗\/50钱

米酒=斗\/30钱

行酒=斗\/10钱

饼=册\/30~50钱

牛肉=斤\/20钱

猪、羊肉=斤\/14~16钱

1个人上酒食店吃一顿便饭=30钱

张亮不禁纳闷了看电视上不管什么朝代,一买东西就掏银子啊?没看到吃完饭数30个五铢钱放桌子上的啊,全是扔一块银子就走啊!

那白银是什么时候流通的呢?。

原来,在我国,以前白银确实实行过。

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已经开始用白银了。先秦银质贝币与春秋楚国的银布币等出土已经被考古学界所认同。

汉武帝时,为抑制豪门大族的巧取豪夺和求得文景盛世再现,于是改革币制,采用了“白金三品”币作为国货。

“白金”的面值分三等,圆形的龙币值三千钱;方形的马币值五百钱;椭圆形的龟币值三百钱。而我们所讲的这种“白金”其实就是银锡合金,其中白银的含量比锡少,这种白金货币的流通前后只有二年就被废除。

新朝王莽颁行“宝货制”,也铸过“银货三品”,但只是昙花一现。

随着新朝的覆灭,白银又被取消了……取消了……

张亮郁闷了,自己的先知先觉也有漏洞啊!!

张亮看着眼前的两块金子,这一共一金(斤)啊,按照兑率一金=十贯=一万钱。这个时代大麦和稻谷是220钱一石(大概30斤),一万钱能买45石(1350斤左右)。

东汉时期,县城的官员并不是都叫县令的。

大型县城(万户以上)的长官才叫县令,一个月俸禄是80石,县令属官:县丞、县尉一个月俸禄是40石。

一般县城(万户以下)的长官叫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