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

第6章 钢铁洪流与量子浪潮的共鸣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6章 钢铁洪流与量子浪潮的共鸣(6/12)

斗部则配备了三级温压增强模块,其爆炸当量相当于32吨tnt,旨在通过强烈的温压效应对敌舰实施毁灭性打击。

一旦导弹命中目标,温压波会瞬间穿透舰体,对舰内结构造成极大破坏,敌方舰员几乎无法逃脱这种巨大的杀伤力。

就在12枚导弹从通用垂发单元中激射而出的那一瞬间,冷发射系统将它们以极高的加速度推至30米的安全高度。

在这瞬间,导弹的冲压发动机立刻点燃,发动机的尾焰像一道火龙般划破天空。

导弹在热烟幕的掩护下,以高度协调的编队飞行,形成了蛇形轨迹,以规避可能的防空火力。

然而,\"黑森\"号的el\/m-2248雷达早已在第一时间捕捉到这次来袭。

雷达系统瞬间激活,精确锁定来袭导弹的轨迹,并迅速启动了电子对抗系统。

强大的电子干扰波迅速覆盖整个目标区域,试图干扰鹰击-22a导弹的导引系统,让它们迷失方向。

但\"南昌\"号的量子雷达与导引头却拥有足够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导弹仍保持着与目标的高度精确锁定。

在高速飞行过程中,导弹的毫米波雷达扫过了\"黑森\"号的舰体,确认了目标位置,并逐渐逼近敌舰。

此时,末端追击阶段即将开始。

\"黑森\"号的电子战系统并没有完全压制住鹰击-22a的制导系统,反而由于强烈的电子对抗波段互相交织,部分电子信号的反射误差反倒引导了导弹更精确的冲击点。

12枚导弹中的几枚开始切换至更灵活的俯冲姿态,朝着\"黑森\"号的薄弱点飞速接近。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时间几乎在指尖流逝。

随着导弹的急速靠近,\"赣州\"号的舰员们屏住了呼吸,等待着这一切的最后一刻——命运的交锋,生死的瞬间。

哈夫克护卫舰的电子战系统迅速反应,释放出强力的宽频段阻塞干扰信号,企图切断鹰击-22a反舰导弹的通信链路。

电磁波涌动,仿佛一道无形的屏障试图将导弹与指挥中心之间的联系彻底隔断,迫使导弹失去目标数据。

然而,鹰击-22a的先进量子抗干扰模式立即启动,通过复杂的算法对干扰信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