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平民防线(1/10)
隔离墙上方,182预备役步兵团阵地。
嘈杂的命令声此起彼伏,夹杂着各种武器搬运的碰撞声。
“快点,这箱弹药就放在这!”一名班长焦急地指挥着身边的两名士兵。
两名士兵们迅速行动,他们弯着腰,双手紧紧抓住沉重的弹药箱,将弹药箱放置在指定的位置。
箱子落地时发出沉闷的声响。
“这挺65式双管37毫米高射炮不要架设在这里,到前面去!”重火力排的一名军官大声喊道。
十几名士兵迅速围拢,弯腰合力推动高射炮。
轮胎在地面上缓缓滚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支架随着移动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经过一番努力,高射炮终于被架设到射击口。
轮胎停止了滚动,高射炮稳稳地停在了预定位置。
士兵们匆忙调整炮身,二炮手双手握住炮管下方的调节手轮,小心地转动着手轮,炮管随着手轮的转动缓缓地向下移动。
随着炮管逐渐放平,士兵们不断地进行微调,以确保炮管完全对准了隔离墙内的感染者。
身后的弹药手立刻开始搬运炮弹,准备装填。
他们从旁边拿过高射炮的弹匣,迅速而熟练地将它们搬运到高射炮旁边。
一名士兵蹲下身子,熟练地将弹匣对准弹匣插口,另一名士兵则在一旁协助,负责递送弹匣,确保装填过程的顺畅。
与此同时,其他士兵也在紧张地检查着炮身的各项参数,调整瞄准装置,确保高射炮能够在最佳状态下随时开火。
要知道,这门高射炮在保证弹药充足的情况下,能够达到每分钟350发的射速,发射的是37毫米的高爆弹或穿甲弹,威力远非普通小口径子弹可比。
而至于别人所说的什么高炮放平,军事法庭,让它跟感染者说去吧。
防线上嘈杂的声音以及快速跑过的士兵丝毫没有影响到副团长郑怀民。
他手持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远方感染者的进攻动态,手指在望远镜的焦距上不停地调整。
后方发射的各种口径的炮弹不停从他头顶飞过,发出尖锐的呼啸声,随后又落在远处,进攻的感染者群中。
郑怀民微微侧头,以避开炮弹带来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