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1980」

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时代巨浪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时代巨浪(1/6)

1988年3月10日,当大多数京城市民还在期待不久的将来能在家里装上一部电话的时候,《京城晚报》头版,一条并不太起眼的消息却宣告了移动通信时代正式开启——《公众移动电话网今起试运行》。

从此之后,移动电话这种东西,就在共和国的首都正式闪亮登场了。

而最有语言创造天赋的京城百姓,根据港片里的情节,给它起了个牛气十足的名字——“大哥大”。

很快,这个令人一听就能记住的名字,就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不过实事求是的说,对于初期使用这种通讯工具的人,体验感却远谈不上多么美好。

以当下科技水平而言,这玩意还真配不上这么一个让人豪气万丈的名字。

首先,这么一台“大哥大”别看只有一个打电话的功能,连短信功能都没有。

可重量超过一公斤,携带十分的不便。

因此,又被人们戏称为“板砖”。

其次,摩托罗拉牌的“大砖头”很是费电。

别看个儿头大,却不耐用。

最多连续通话半个小时一块电池就耗光了。

要是业务多的人,每天得随身带上好几块电池用于更换。

还有,由于此时整个京城只建了5个基站、73个信道,最多容纳2000户。

这就意味着同一时间内只能满足73个人打电话,用得人多了,互相抢信道,就会出现“打不通”的情况。

而且由于是模拟信号,通话质量也不好。

通话时断时续是普遍现象,人们常常得从楼里面伸出脖子打电话。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价格太贵。

整个京城,此时只有位于闹市口西侧路北、长话大楼东南角的惊动移动复兴门营业厅独家经营这东西。

这家营业部刚刚推向市场的一部“大哥大”,市场售价两万元一台。

这还不算入网费六千元,通话还要双向收费。

每月还有通讯费和频率使用费。

对比普通工人的工资一个月只有百八十的收入,可谓是天价了。

说句大实话,就冲这个价格,开业之前,就连这家营业部的人,都认为他们的业务开展起来会遇到困难,估计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国潮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