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第九百九十九章 佛钟初成,朱元璋赐名洪福钟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九百九十九章 佛钟初成,朱元璋赐名洪福钟(2/6)

声音低沉而有力:“好,继续密切关注,尤其是排气孔的情况,不容有失。”

这时,赵铁柱,那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立刻应声道:“王爷放心,我等早已检查数遍,定保万无一失。”说完,他迅速转身,对周围的工匠们低声吩咐了几句,众人立即分散开来,仔细检查着每一个排气孔的状况。

果然,正如朱瀚所料,随着金属溶液的逐渐冷却凝固,一股股细小的气泡开始从排气孔中缓缓冒出,伴随着轻微的嗤嗤声,那是金属内部气体被释放出来的证明。

“看,那气泡!是钟体在呼吸吗?”朱标在一旁轻声惊叹,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

他靠近朱瀚,压低声音问道:“皇叔,这排气孔的设计真是巧妙,既能让气体顺利排出,又不影响钟体的结构,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朱瀚微微一笑,眼神中满是赞许:“标儿观察入微,这排气孔的设计确是铸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它不仅关乎钟体的质量,更体现了工匠们的智慧与匠心。”

随着气泡的逐渐减少,金属溶液也逐渐凝固成形。

“成了!洪福钟即将铸成!”不知是谁率先喊出了这句话,紧接着,整个工坊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工匠们相互拥抱,庆祝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浇铸已完成,接下来便是冷却阶段。”朱瀚沉声对身旁的工匠们说道,声音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大家务必小心谨慎,确保大钟在冷却过程中不受任何损害。”

老李闻言,立刻组织工匠们行动起来。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刚刚浇铸好的大钟从熔炉旁移开,用特制的木架和绳索缓缓吊起,准备将其放入预先挖好的深坑巨穴中。

“都准备好了吗?”朱瀚再次确认道,目光扫过每一个忙碌的身影。

“回禀王爷,一切就绪。”老李恭敬地回答,同时指挥工匠们稳住大钟,确保它在移动过程中平稳无误。

随着工匠们的合力,大钟缓缓升起,被稳稳地吊至深坑上方。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大钟冰冷的金属表面,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慢慢放下去,注意角度和平衡。”朱瀚叮嘱道,目光紧盯着大钟的下落轨迹。

工匠们小心翼翼地操作着绳索,大钟缓缓降入深坑之中,最终平稳地落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