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第一千零六章 设立民情司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一千零六章 设立民情司(3/6)

闻言,脸上露出更加灿烂的笑容,“能为二位殿下效劳,是老朽的荣幸。”

告别了老者,朱瀚与朱标踏上了返回小镇的路途。

“皇叔,这古籍中的内容如此珍贵,我们该如何将其妥善保管并进一步研究呢?”朱标边走边问,目光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

朱瀚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标儿,我看我们可以先将古籍带回京城,交由翰林院的学者们进行整理与翻译。他们学识渊博,定能从中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朱标点头表示赞同,“皇叔所言极是,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了解古籍的内容,还能将其中的智慧传承下去。”

回到客栈后,朱瀚立即修书一封,详细说明了古籍的发现与重要性,并命人快马加鞭送回京城。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耀在小镇上时,朱瀚与朱标已经整装待发。他们继续踏上了前往蜀地的旅程。

朱瀚突然说道:“标儿,我还有一个想法。我们是否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收集各地的民情民意,定期向朝廷汇报?这样,朝廷的决策就能更加贴近实际,避免闭门造车。”

朱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皇叔此计甚妙!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建议。我们可以向父皇提议,设立一个‘民情司’,专门负责此事。相信父皇也会赞同这样的举措。”

随着朱瀚与朱标的讨论,关于设立“民情司”的想法逐渐在他们的脑海中成形。

朱瀚与朱标商议后,决定即刻将设立“民情司”的想法上书给朱元璋,以求得皇上的支持与批准。

两人回到客栈,朱瀚铺开宣纸,提笔欲书,而朱标则在一旁研磨,两人神情专注。

“标儿,你觉得这封奏疏该如何措辞,方能打动你父皇?”朱瀚一边思考,一边询问朱标的意见。

朱标沉思片刻,缓缓说道:“皇叔,我以为,我们应在奏疏中详细阐述设立‘民情司’的必要性与益处,比如它能如何帮助朝廷更直接地了解民间疾苦,如何促进政策的科学制定与执行等。同时,我们也要强调,此举并非权宜之计,而是关乎大明长治久安的长远规划。”

朱瀚点头赞同,随即提笔疾书,将两人的想法融入字里行间。奏疏完成后,朱瀚又细细审阅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