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章 令寒舍蓬荜生辉(5/5)
当夜,朱瀚站在书房内,望着窗外繁星点点,心中思索着未来的布局。片刻后,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朱标缓步走入,手持一封书信,神色略显激动。
“皇叔,这是江南官员急报,苏州一带已有百姓听闻‘民情司’之设,纷纷聚集,盼能早日开设,解决地方水患之忧。”朱标缓缓道,眼中闪烁着光彩,“可见此举已得人心。”
朱瀚闻言,嘴角微微扬起,轻叹道:“民之所向,政之所依。此事越早越好,标儿,你亲自起草一封奏章,向陛下请旨加快进度,同时派遣专员南下,先行探查情况。”
朱标欣然领命,当夜便挥毫疾书,第二日清晨,便遣人将奏章送入宫中。
数日后,御书房内,朱元璋细细翻阅奏章,脸色严肃而专注。他放下奏折,沉思片刻后,对身旁的刘伯温说道:“朕本以为‘民情司’不过是小打小闹,不曾想,竟能如此迅速收效,看来瀚弟与标儿确实用心。”
刘伯温微微一笑,拱手道:“陛下,瀚王爷与太子殿下胸怀宽广,真正关心百姓疾苦,实乃国之栋梁。微臣以为,‘民情司’若能推广至全国,必能为我大明打下民心基础,稳固江山。”
朱元璋沉吟片刻,目光坚定地说道:“准奏!传旨瀚王与太子,即刻着手在江南、山东、湖广设立分司,并责成六部全力配合。此事不可有误!”
旨意下达后,朱瀚与朱标迅速展开行动,派遣精兵护送官员南下,同时设立监察小组,确保‘民情司’顺利推行。
一日午后,朱瀚与朱标再次聚于“民情司”大堂,正听取南下官员的汇报。
“王爷、殿下,苏州已初步搭建分司,百姓纷纷前来诉求,其中以水患问题最为紧迫,地方官员虽曾尝试治理,但成效甚微。”一名身穿官服的年长官员恭敬禀报道。
朱瀚微微颔首,问道:“当地官员态度如何?可有推诿?”
那官员连忙摇头:“回禀王爷,当地官员皆极为配合,并积极筹措人力物资,只盼‘民情司’能助力推动此事。”
朱标闻言,心中一松,缓声道:“既然地方官员愿意配合,那便事半功倍。立即调派水利专家前往苏州,协助勘察水患根源,制定治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