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

第445章 太难了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445章 太难了(4/6)

,正当其时。朝廷不但要支持,还应该大力支持。今后但有流放者,优先流放西域,充实当地人口。”

贾琏果断的支持西宁王的战略构想,如果他在安息都护府故地建国,那真是乐见其成。

承辉帝却另有看法,并且没有藏着,表达了担心:“朕所忧者,西宁王必迁河西人口入新省,届时朝廷即便迁陕、晋人口入河西,所需开销也不是个小数字。如果百姓能自发前往,那便能省不少。需知,如今朝廷也不宽裕,内帑几次拨付后,如今不足三千万元。”

承辉帝的意思,他也没啥钱了,看着内帑不断的减少,他也心疼的厉害。

说是不足三千万,按照贾琏对皇帝的了解,应该是还有三千五百万前后,甚至接近四千万。

贾琏稍加思索,提出了很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陛下想要提高百姓主动迁徙的意愿,其实不难。只需朝廷承诺,迁徙之后,不论男女,十六以上,四十以下,皆分地五十亩。唯一难办的,就是前往西域时,如何组织好,尽量减少途中人员的损失。微臣之见,与其担心朝廷迁徙人口所需的费用,不如担心当地士绅从中作梗,阻挠百姓自发移民。”

这年月走长途就很要命了,过玉门关往西,那更是一条艰难之旅。王子腾在西域杀了几百万口,如今正是缺人口的时候。

西宁王一旦主动退出河西,大量人口跟随迁徙,填入新省。河西走廊也是贫瘠之地,土地少了,根本没有吸引力。

但是国人对于土地的执念,吸引力太大了。只要朝廷说到做到,届时唯一的阻力,就是地方上的士绅。

为什么呢?士绅占据了大量土地,失地农民只能做佃户谋生。如果朝廷分地的消息真的能抵达基层,大量百姓迁徙了,谁来给士绅种地,没人给士绅种地,士绅剥削谁去?

别看这些基层百姓,日常过的是牛马人生,离开他们,地方士绅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总不能自己去种地吧?

所以,历朝历代,都在想法子将百姓束缚在土地上。普通的百姓,基本都是文盲,人生最远的活动范围,可能就是方圆五十里,百里就到头了。

陕西、山西等地还好点,毕竟有麦客的传统,一小部分人口存在流动,但也仅仅是很少的一部分人。

大周承继了明朝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红楼:我是贾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