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太难了(5/6)
一些政策,建国初期,也采取了明朝的一些制度,比如路引。没有这东西,你就算是忙命天涯,也很难跑的太远,上山落草更简单一点。只能说,这是农耕文明的一种必然。
承辉帝也听了这一番话,认识到贾琏说的更有可能性,毕竟士绅都是啥玩意,承辉帝心里很清楚。
这就是一帮得寸进尺的玩意,还是以两江为例子,如果不是孙化贞的铁腕镇压,两江士绅要上天。
当然了,两江工商业发达,不管谁来当这个皇帝,都会格外重视这块税赋重地。
问题士绅是能偷就偷,能逃就逃,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节奏很熟悉?
熟悉就对了,这玩意就是人性。
嘴上都说,省下的税装进口袋里,总比便宜了贪官污吏要好。
实际上国家一旦税收枯竭了,入不敷出,就要出大问题了。
赶上一点天灾人祸,百姓遭罪的日子就来了。
站在皇帝的角度看问题,现在大周好些省的人口密度摆在那里的,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就是干草堆上落火星子。
“无论陛下想要做点什么,当务之急,还是重新整顿黄册,摸清楚朝廷的家底。看看国家如今到底有多少人口,看看有多少人口被隐匿了,摸清楚底细之后,政策才能有的放矢。地方上如果是一本糊涂账,那就只能任由地方官员以及士绅胡作非为,想怎么糊弄朝廷都行。”
承辉帝对贾琏的建议,深以为然。土地兼并,隐匿人口,这都是老问题了。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朝廷的财政收入。为何本朝过去了一百多年,收丁口税的时候,用的还是几十年前,甚至更早的黄册呢?
什么是丁口税?
就是人头税!
但凡是个国家,没有不收这个税的。
用现代的话来说,你就算是想收人头税,也要搞清楚国家有多少人,不能一直是糊涂账。
你非要说弄的很清楚也不现实,至少要距离真实数字更接近一点,才能避免朝廷税收的损失。
所以,贾琏的建议可以总结为两条,对外,全力支持西宁王开边,恢复安息都护府,对内,开启新一轮的人口普查,摸清楚家底。
这个事情的工作量很大,但必须要做,不做不行。
承辉帝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