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文学的意义】(求订阅)(4/5)
:为党国消除所有敌人,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从抗ri战争到解放战争,这是他一以贯之的信念。即便是余则成,也半真半假地跟他说:像李队长这么精忠报国的人,我见到的还真不多。”
“没错,他是真得希望孩子们过上好日子,也是希望国家会好。有一个情节是李涯被余则成当众打了一耳光,独自一人默默流泪。他认定的地下党不仅没有落入己手,还当众羞辱自己,李涯的愤懑和无奈可想而知。正因为他的坚持让人敬佩,他的命运才愈发让人感到悲哀。”
“在天津站,其他人的弱点都太鲜明了,而李涯不同,他的信仰和责任感挺可怕的。”
“说得太对了,站长吴敬中有着老特务的算计和城府,他最后带走余则成,我觉得他是知道余则成潜伏的身份,但是那个对于他而言,已经不重要了。”
“我也有这个想法,吴敬中知道余则成是内鬼,余则成也知道吴敬中知道自己是内鬼,双方心照不宣。吴敬中利用余则成敛财,余则成利用吴敬中利用自己敛财进行潜伏,余则成潜伏为了情报,风险大,吴敬中才是最好潜伏者,为了财而且让余则成露头去敛财风险低。”
……
作为《人民文学》的主编徐华州听着编辑们的讨论,心里连连点头。
徐华州内心深处也由衷地对林有成这部小说表示喜欢,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可以说林有成的这部《潜伏》就是徐华州所期待林有成这样一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带来的作品。
故事精彩又充满文学的厚重感,关键是这里面的情节设计每一处都富含深意。
在徐华州看来,林有成这部《潜伏》真的需要反复去读去看,因为这里面似乎有太多的精彩的妙笔,要知道谍战故事一直以来都是高密度、快节奏的小说,事件多、节奏快,把握不好就容易造成太多情节线的纠结或者叙事不清,但林有成所写的《潜伏》的布局结构非常精巧,疏密有致,情节发展的因果关系也清晰可辨。
就连徐华此刻都想重新再看一遍这部《潜伏》,因为他还没有看够。
徐华州望着其他编辑,十分认真地说道:“林有成这部《潜伏》真得可以说是将谍战故事写到了又一个高峰,完全找不到应该改动删减之处,真得堪称完美的一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