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真相集」

第四十四集 突厥十姓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四十四集 突厥十姓(7/11)

派出侦骑,打探论赞婆下落动向,因此其一举一动,皆在常之掌握之中。

闻报吐蕃军聚于青海,于是不待其喘息稍定,便复率领一万精锐骑兵,再次远程兼道包抄,重施故伎趁夜突袭。

论赞婆哪里料到唐军竟会如此拼命,如同冤魂不散,跟踪吊打?于是再次大败,部军四处逃散。

黑齿常之命人烧毁吐蕃军粮草储备,复缴获大量牛羊马匹、兵械铠甲,班师而还。

高宗闻说西北边患渐平,不胜之喜,遣使前往河源军营,犒赏三军,对黑齿常之厚加赏赐,深为褒奖。黑齿常之共在西北七年,吐蕃深畏惮之,不敢复为边患。

是年冬十月壬寅,武则天授意御史上奏,告发苏州刺史曹王李明、沂州刺史嗣蒋王李炜两位宗室皇子,皆是故太子李贤同党,谋反之心不死。

高宗此时已全为天后控制,不得自专,由是只得委曲求全,诏命将李明降封为零陵郡王,远流黔州安置;李炜罢爵除名,流放至道州安置。

虽是下策,但亦为先保二子性命,留住宗室血脉,以为今后翻盘之本。

此时正如当年李淳风与徐懋功所预言,武则天已开始向李唐宗室子弟挥起屠刀,逐一剔除;再回顾当初褚遂良力谏“废王立武”,方知其为大唐忠臣。

调露二年八月丙午,文成公主因患天花不治,薨逝于吐蕃,终年五十六岁,安葬于逻些。吐蕃王朝为其举行隆重葬礼,唐高宗闻之,亦遣使臣远赴吐蕃吊祭。

史谓文成公主祖籍山东任城,但其名字及出身来历却无详载,后世据江夏王李道宗曾为任城王,故而猜测应是文成公主生父。

文成公主自贞观十五年正月入藏,当时只有十七岁,正当韶华妙龄;至调露二年命终,五十六年生命历程,为唐蕃和平大计,在万里异域生活四十年之久。

次年,唐高宗诏命改元为永隆元年。是年暮秋,沙门禅师智运于洛阳龙门山南部凿成一万五千佛像。因是智运禅师亲自督造,故其洞名曰智运洞,又名万佛洞。

佛像镌于洞窟南北两壁,正壁为阿弥陀佛像,端坐于八角形束腰莲花座上。阿弥陀佛背后雕刻五十四枝莲花,分别坐有菩萨或供养人雕像,布局生动别致。

阿弥陀佛为西方净土教主,唐高宗时期净土宗遂在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华夏真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