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集 裴炎之叛(4/11)
。
王那相临危背主,斩故主徐敬业、徐敬猷及骆宾王之首降唐;其后徐敬业余党唐之奇、魏思温皆都被捕砍头,传首神都,扬、润、楚三州之乱遂平。
画外音:其后有读史者评谓,若徐敬业能用魏思温之策,挥十万大军直指河、洛,专以匡复李唐社稷为事,纵然最终军败身戮,亦存浩然忠义,名垂青史。而错听薛仲璋妄谈金陵王气,意欲割据江南称霸,或效法吴主孙权之行,便是真为国家叛逆。天怒人怨,将士离心,则不败何待!由此观之,裴炎这位外甥还是读史恨少,只知孙吴之兴,却未知东晋及南朝于此皆都不久。徐懋功早知敬业此孙必然败家灭族,却又不能违背天意。
光宅元年,十一月,丁卯日。
武则天下诏: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郭待举上书力证裴炎无罪,罢为左庶子;刘景先贬为吉州员外长史。更以鸾台侍郎韦方质为凤阁侍郎、同平章事,以代其职。
十二月,左武卫大将军程务挺亦因上密表,代为裴炎申理辩冤,由是忤旨。又因程务挺素与叛将唐之奇、杜求仁相善,朝中便更有人献谮:程务挺与裴炎、徐敬业通谋。
武则天不问青红皂白,便遣左鹰扬将军裴绍业即军中斩之,然后籍没其家。复因夏州都督王方翼与程务挺素相亲善,且系废后王氏近属,流放崖州而死。
突厥诸部闻说程务挺之死,宴饮相庆;却又为其立祠,每出师前必祈祷之。
光宅元年冬,唐初名臣薛收之子、汾阴县男薛元超卒,年六十二岁。
显庆三年拜东台侍郎,右相李义府因罪流配嶲州,薛元超奏请给赐马乘,遭贬简州刺史。西台侍郎上官仪伏诛,薛元超因与其文章款密,再遭远谪,流配嶲州。
上元初遇赦还朝,拜为正谏大夫。后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令,阶至金紫光禄大夫。薛元超以其文章闻名于世,又因爱举荐寒俊之士,为时称道。
曾参预撰写《晋书》,有文集三十卷。
光宅二年,正月初一日。武则天因徐敬业之乱平定,诏命改元垂拱。意谓天下太平,欲效圣人之为,垂拱而治理天下之意也。
改元未久,西京留守左仆射刘仁轨病卒,年八十四岁。
二月七日,武则天令于朝堂设登闻鼓与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