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宋:水浒也称王」

第935章 守旧来源于经济问题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935章 守旧来源于经济问题(1/3)

王伦当国十二年来,朝堂上总体而言是改革新派官员占主流的,但保守派依旧顽强地存在着。

比如当年汉金大战爆发,便颇有一种论调,认为朝廷在东北羁縻即可,不宜实地占领,更不用耗费大量财政投入去移民、修路,到头来还是人财两空。

攻灭西夏,又是同样的声音和论调,认为西北荒凉,土地收之无益,朝廷要将岁入的多半投入到新收复的土地,投资大,收益小,国朝西界维持在河西走廊就可以了。

于是有心人一统计,发现反对声音多来自江西行省籍贯的官员群体,便有人上书,说江西官员结党,被王伦训斥了一番。

前宋就有新旧党争,可以说前宋的精英们几乎都被内耗消磨掉了,不要说王伦,就是新朝的官员们也都尽量避免再来一次党争,难得刚过几年安稳日子,是要惹得皇帝再掀大狱么?

新朝可不是前宋,没有“刑不上士大夫”的祖制和规矩,当今坐在龙椅上的这位陛下,是真的敢动手杀人的。

这让江西籍官员在新朝官场名声便很不好,朝廷灭金国、收漠南漠北,得益的是整个北方诸行省;收复高丽为行省,沿海诸行省也都跟着受益;兵出西域,丝绸之路重新打通,受益的范围可就更加广泛了。

至于岭南的两广,更是闷声发大财,朝廷通过市舶司梳理海贸,东南诸国的商船不断,甚至广东百姓还期望朝廷对东南继续探索。

对于为什么江西行省变成所谓的“国朝保守派大本营”,王伦认真派人调查,收集了各种情报后,发现原因也很简单。

传统的“江南地区”,也包含江西行省,隔壁的浙江、福建二行省,境内多山,百姓们习惯海贸,尤其是福建百姓,北面能跑到高丽,东面开拓流求,南面能跑到后世的东南亚,可以说是华夏最有开拓精神的那一批人。

在天下产粮区从江南行省一带向两湖行省转移后,依托长江水运,沿岸各行省基本上都还过得去,唯独江西行省很尴尬。

江西北面临着长江,东面是武夷山脉,洪都府以南多山岭,偏偏行省人口众多,占了天下的近十分之一。

虽然韩世忠领兵南下清剿梳理了一番,但江西行省的百姓均田亩数远远不如西边的两湖行省,省内南北经济差异又大,从前宋时,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夺宋:水浒也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