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高颖的西行见闻(二)(1/3)
离开萧关后,高颖便跟着车队,沿着官道向皋兰府而去。
其实从长安府出发向西有两条大道,一条是经凤翔府过天水府转道向西北,高颖走得则是第二条路,从凤翔府北上固原府,经萧关入皋兰。
之所以选择第二条路,是因为天水府方向的官道要重新修缮,朝廷调动了大批灭西夏后的俘虏,优先去修这一条道路。
消灭西夏、打通河西走廊,王伦是期望吐蕃诸部也能够参与到丝绸之路的收益中来,丝绸之路如此漫长,足以容纳中原以外的诸部落、小势力也参与其中。
由于高原限制,朝廷对吐蕃高原诸部、诸势力的影响,也就勉强维持在西宁府、青海湖一带,为了不让吐蕃再次成为中原威胁,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他们也纳入到中原王朝建立的贸易体系中来,并且作为较为重要的一环。
所以王伦仍旧要优先保证与青海湖一带的有效沟通,没有比修路带来的便利更好的了。
商队在皋兰府停留了数日,一来是因为商队在这里有些生意要谈,二来则是张延才水土不服。
洛阳的胃短时间内不大适应皋兰府的黄河水,高颖水土不服的现象并不严重,这一路上他吃了不少土豆腐,张延才连续吃了数日的豆腐干,吃得受不了,说什么也不肯再吃了。
张延才的水土不服不是上吐下泻,而是失眠、吐酸水,在皋兰府休息了好几天,去药铺抓了药,勉强有了些好转,于是向武威府进发时,张延才明显就瘦了好几斤,精神却恢复了许多。
“老兄,我听闻凉州乐天下闻名,入得武威城时,也去寻个瓦舍听一回曲子!”张延才从官道下方的地上拈起一小撮泥土,小心翼翼撒到喝水的木碗中,这是他听来的一个偏方,专治水土不服的。
喝了半碗水,张延才对着高颖挑了挑眉,带着一股男人懂得都懂的神情。
高颖很想给这个好友一脚,虽然是小股东,他们两个人也要受带队主管的安排,要守夜,要探路,要照顾马匹,要照顾后面跟随的骆驼,还要负责计算到下一个补给点时该携带多少清水和干粮。
对于高颖而言,这些都是很轻松的小事,只是繁琐而已,他可实在没有心情去想着听曲。
但是到了武威城,高颖还是被张延才拉着去寻了家瓦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