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计百出,老朱夸我好驸马」

第955章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第955章(2/2)

弘治皇帝想要捞更多的银子,去做斋醮法事!

中兴之主,弘治皇帝压根不配!

那么变现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自然是卖盐引了!

两淮盐商则是巴不得纳银开中,这样一来就不再需要往边境运粮,只需要缴纳银两,就可以做食盐生意了。

于是乎,叶淇变法之后,立刻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一年之内,国库增收白银百万两。

但是问题在于,这是在消耗大明王朝的国运,首先糜烂掉的就是九边军镇!

李祺依稀记得,叶琪变法之后,运输于河套米豆值银九十四万两,草六十万两,每人运米豆六斗,草四束应用四百七万人,约费行资八百二十五万两。

运一百五十万的军需,路费需要八百多万两,足以看出往边镇运粮成本之高!

边疆驻军越多,粮草购买和运输花费就越大,这笔银子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省的,以致于大明后期连军费都承担不起了,哪里没有灭亡的道理。

此外,随着纳粮开中被取消,盐商直接就可以用银子换取到盐引了,自然没有人会傻到再去九边开荒种地,边关各大军镇也就逐渐人烟稀少,做生意的人自然就少了,于是“诸物腾贵”,军士粮饷直接变相贬值!

比如,纳粮开中时在边关大约一两银子一石禄米,而纳银开中后卖到五两一石禄米!

为什么?

因为边关粮食短缺,所以价格昂贵!

盐政的败坏,引得九边糜烂,最后军费也给不起了,大明自然就此崩塌,救都救不回来。

所以,这一次盐政改革,对大明意义非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毒计百出,老朱夸我好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