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第130章 海阳楼和范仲淹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30章 海阳楼和范仲淹(2/3)

周炳先没有说话。

陈凡继续道:“炳先,今天只有你和夫子二人,那夫子就跟你说些你可能不愿意听的话!”

周炳先急忙摇头道:“夫子,我不会……”

陈凡笑着阻止他道:“你啊,人是聪明的,但是从小被娇惯坏了,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就算不用学,也比其他人走得更远,只因为你有个做官的父亲,对不对?”

周炳先涨红了脸,下意识想要否认,但一想到母亲从小对他灌输的那些话,他沮丧地低下了头。

“在安定书院时,你瞧不起夫子我,瞧不起王瑛这种商贾出生的同窗;来了海陵,你被分到丁班,这让你很沮丧,可让你更沮丧的是竟然要跟牛蛋他们这些贫苦人家出生的孩子同在一个屋檐下读书。”

“让你今天沮丧若此,是因为,原以为高人一等的你,竟然在背《杨氏之子》时,让牛蛋给比下去了。”

陈凡越说,周炳先嘴巴张得越大,夫子的每一句话,似乎都说中了自己心中最深处的秘密。

自己在夫子面前好像被扒光了似的,有种无所遁形的羞耻感。

陈凡笑了笑,指着湖对岸的海阳楼道:“这海阳楼跟范文正公还有一段渊源,你知道吗?”

范仲淹这个名字对于书香官宦门第出生的周炳先来说,无疑是如雷贯耳。

他没想到,一个小小海陵中的海阳楼,竟然还跟范文正公有着关系。

周炳先摇了摇头:“没听过。”

陈凡指着楼西的一个明堂道:“此为文会堂,相传是滕子京所建。滕子京你听说过吗?”

周炳先这次用力地点了点头。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只要是汉家读书人,谁没有听过这个千古名篇。

“范文正曾在泰州为西溪盐官,与好友滕子京在此处诵文读书,相互砥砺,最后才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

“我今天提到范文正,是想跟你聊聊文正公小时候的事情。”

听说有故事听,周炳先毕竟是少年心性,立马聚精会神看向陈凡。

“别看范文正后来功成名就,其实小时候日子过得很苦。”

“两岁时父亲便去世了,母亲为了他,不得不改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