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可笑的责任(4/9)
一线岗位上默默耕耘、挥洒汗水的职工们,无疑才是单位发展的基石和核心动力源泉。他们不辞辛劳,日夜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无论是骄阳似火的夏日,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天,无论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工作任务,还是应对突发紧急的艰难状况,都毫无怨言地全力以赴,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完成各项艰巨的任务。他们的身影穿梭在车间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的足迹印刻在项目的每一个环节。相比之下,那些领导干部,尤其是国企中的部分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他们既没有像职工们一样挽起袖子、俯下身子出力干活,也没有在关键时刻展现出足够的领导才能和担当精神。在很多关键时候,他们的决策失误如同沉重的枷锁,束缚住了工作前进的步伐;他们的管理不善恰似混乱的指挥棒,使得团队的协作陷入无序的困境,给工作的推进带来了重重阻碍。所以,在常明精心构思的规划蓝图里,这些领导干部就理所当然地应该拿到最少的奖金份额。这不仅仅是对职工们辛苦付出的尊重和认可,更是对公平正义这一永恒价值的有力维护。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让职工们真切地感受到单位对他们的重视和关怀,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辛勤劳动不会被忽视。
在常明多年来对于企业管理的深刻洞察与思索中,始终笃定地认为,一个企业若要实现稳健且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其根基必定要扎深扎牢于一套专业、合理且有条不紊的管理体系之上。那些有幸被选派外出参加委培项目的国企干部,在常明原本的期望里,他们理应把握这难得的机遇,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潜心钻研、深耕细作,不断地充实和提升自我素养,以便日后学成归来,能够凭借着更为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先进的理念视野,为企业的蓬勃发展精准地贡献出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的强劲力量。
然而,当这些外派委培的干部陆续回到企业后,现实却无情地偏离了常明预设的轨道,呈现出一种令人忧心忡忡的本末倒置的乱象。部分干部在经历了一番所谓的“深造”洗礼后,整个人的状态发生了微妙却极具破坏力的变化。他们没有踏踏实实地将所学的知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更没有深入地分析如何将那些前沿理论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反而像是被一种虚荣和浮躁的气息所笼罩,满脑子充斥着一些似是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