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妻离子散(5/7)
是说出夸张和过分的话,往往就越是暴露出其内心的不自信和计划的不周全,也就越是存在诸多漏洞,更加可疑。经过这样深入的分析和思考,袁丽应该清醒地明白,在争取孩子抚养权的激烈竞争中,单纯地依靠讲道理或者谈感情都是没有实际作用的,她需要制定出一套理性、科学且行之有效的战术,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争取自己和孩子的合法权益。
袁丽可以尝试采取一种看似冒险但实则可能有效的策略,即同意将抚养权暂时交给常明,然后静下心来,耐心地静观其变,仔细观察他将如何去实现自己“天天守着孩子”的宏伟承诺。在这个过程中,袁丽一定要保持冷静和沉稳,不要轻易被常明的任何行为或者言语所左右。如果袁丽能够做到以上这两点,那么往往常明会因为无法兑现自己的承诺而陷入自乱阵脚的尴尬境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是因为很可能常明的真实目的并不是真的要孩子,孩子在他眼中不过是他用来要挟袁丽、达到自己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而已。当他发现自己的计划无法顺利实施,无法兑现自己的承诺时,他很可能就会因为承受不住压力或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主动找袁丽,将孩子送回到她的身边。孩子的问题之所以会成为袁丽的软肋,让她在离婚这件事情上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她过于相信常明的话,陷入了一种不想、不敢去尝试新方法的困境之中。如果袁丽始终抱着“与孩子一刻也不能分离”这种过于绝对和固执的心态,那么这个原本可以成为她谈判优势的软肋,就会瞬间变成束缚她行动的沉重枷锁,让她提出的离婚想法也只能永远停留在想想而已的阶段,无法真正付诸实践,从而继续在痛苦的婚姻中挣扎。
但在现实生活中,像袁丽这样身处婚姻困境的情况并不少见,许多女人往往根本听不进旁人冷静、客观的分析和建议。她们在面对离婚和孩子抚养权等问题时,从头到尾只会不停地念念叨叨:“不行,我不能失去孩子,你根本不懂一个做母亲的心,我哪怕穷死也要带着孩子,我做不到这么狠心。”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旁人真的很想大声地对她们吼道:“谁让你真的放弃孩子了?这明明是在帮你争取应得的利益啊!难道让孩子跟着你过着风雨飘摇、经济拮据、精神压力巨大的日子,就是你所谓的伟大母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