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妻离子散(6/7)
袁丽提到自己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她如今的这种“表达风格”以及在婚姻中所表现出的种种问题,很可能与她曾经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依恋创伤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如果在生活中,袁丽经常感到“事与愿违”,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无法得到想要的结果,那么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价值与收获将会是不可估量的。毕竟,一段从错误开始的婚姻,就如同一朵开错了季节的花朵,谁也无法准确地预料它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所以,在面对这样复杂而棘手的婚姻问题时,不要抱有好奇心理,也不要心存侥幸,而是要先冷静地分析局势,远离那些可能给自己和孩子带来更大伤害的因素,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恶果所伤。目前,孩子的归属权无疑是袁丽和常明之间最大的矛盾焦点和核心问题,因为他们都在竭尽全力地争取孩子常涵的抚养权,这也使得整个离婚事件变得更加复杂、敏感和棘手,仿佛一个巨大的难题横亘在他们面前,等待着他们去寻找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家庭矛盾宛如一场错综复杂的闹剧,即使是那些平日里在事业上理智非凡、聪明睿智的人,一旦深陷其中,也难免会感到彷徨无措,仿佛置身于茫茫迷雾之中,找不到前行的方向,进而束手无策。家庭,这个看似温暖的港湾,实则隐藏着无数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纠葛,它不同于职场或其他社交场合,有着一套独特而微妙的运行规则。
当面对工作中的难题时,人们可以凭借专业知识、逻辑思维和丰富的经验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为工作往往有着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流程和相对客观的评价标准。然而,家庭矛盾却截然不同,它涉及到亲情、爱情、责任、情感需求等诸多主观且难以量化的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人紧紧束缚其中。
以常明为例,他在职场上或许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局面,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出明智的决策,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当回到家中,面对与袁丽之间因家庭琐事、观念差异、情感忽视以及外部因素引发的一系列矛盾时,他曾经那敏锐的思维似乎也变得迟钝起来。那些在工作中屡试不爽的方法和策略,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却完全失去了效用。
袁丽所提出的要求和期望,夹杂着多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