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不好写的考察报告(1/3)
因为指向性的缘故,这种报道就不可能脱离“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的范畴。
尤其是这篇报道,不但选择性呈现事实,还突出了特定细节,比方说男子伤心的喊叫;
利用这一特定细节,渲染情感,以此来达到他引导舆论的要求。
这点东西在媒体人眼里,那是“一眼假”!
到时候总编会怎么想?
好你个周见深!在报社没有政治任务的情况下,你要引战,是何居心?
所以,要怎么把这篇稿子改到既能达到引导舆论的要求,又不是那么露骨,最好是带着点社会争议属性。
这样就能引起自媒体的兴趣。到时候,这篇报道想不火都难!
因为这篇报道的时效性太强,周见深根本不敢睡觉,他要连夜把稿子赶出来发回去,好赶上明天见报。
他不知道,就在他埋头赶稿的时候,《眉山发布》上的通告,已经把夫妻二人同日跳楼的事情,给完完整整地说了出来。
当晚熬夜的,可不仅仅是眉山市委市政府,省委组织部派往眉山市的考察组也在忙着整理资料。
考察组是在下午的六点钟,结束了当天的考察,回星城的。
对李怀节的破格提拔,汉良书记催的这么紧,大家只能开夜车,连夜整理汇编资料。
“好了!资料总算是汇总完了,大家都谈谈自己的看法!”
干部一处的王政豪掏出一盒烟,散了出去,然后等着大家给具体意见。因为这要用到考察报告中去的。
首先发言的,是纪检方面的考察员。
他说道:“该同志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这一点,从他父亲做六十大寿的安排上就能得到很好的佐证。”
王政豪打断了纪检考察员的话,说道:“哦?这还是一个新情况,详细说说吧!”
“嗯!在来眉山考察之前,我们驻检组就对李怀节的家庭情况做过摸底。
李怀节的父亲做寿,根本没有在饭店里大操大办,在家里办了两桌,请的都是一些亲戚,更没有收受礼金。
李怀节本身的社会圈子里,没有一个人得到他的邀请。”
王政豪点点头,笑道:“这个地方划重点啊!你继续!”